动物保护法出台了吗_动物保护法的内容是什么

随着“金毛Siri托运致死”事件的妥善解决,动物保护方面的相关立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构建相应的法律制度保护动物的权利和保障动物的福利,既可以增进和保护人与动物的关系,又可以维护人和自然的和谐。

探究动物保护法律制度

由于对动物进行立法保护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动物权利和动物福利等新兴概念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

动物权利,又称动物解放,在《动物权利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一书中被亨利萨尔特最早提及。主要观点是:动物不是人类的附属品,它们因自身的特性享有一定的精神上的基本“人”权和生命自由,应该被仁慈的对待。

另有一个保护动物的经济学或社会学概念——动物福利,1976年由美国人休斯提出,现在主要是指维持动物身体上的健康和安全、营养的充足、以及心理上的舒适、并能够自由表达天性并且不受痛苦、恐惧和压力威胁的一切事物。

目前,国际上关于动物保护的立法都更加倾向于保护动物福利。主要是因为相比较于动物权利来说,它对人类的要求更低,也更容易达到。动物福利不反对人类利用动物,它只要求我们在动物利益与经济利益中找到一个可以维持的平衡,在满足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要带给动物不必要的痛苦,以合理、人道的方式对待它们。但动物权利却有更高的要求,它反对对动物一切形式的压榨与利用,禁止一切商业性和娱乐性的狩猎和捕兽。相对来看,这种思想更加激进和超前。

虽然两大学派在实现目标与对人类的要求上有一定的区别,但仍是相辅相成,联系紧密的。主要包括两点:第一,动物享有被保护的权利。动物虽然不能像人类一样通过语言交流和表达,但它们有感知,有意识,有欲求,“给予它们基本的福利照顾,减轻它们的痛苦和伤害”已成为了人类道德关怀的共识。第二,人类有保护动物的义务。不论是动物福利学的间接义务还是动物权利学的直接义务。包括我们不能随心所欲的对待它们,不能虐待和轻贱它们的生命。

从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来看,关于动物保护的条款不多,且大多缺少可执行性。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年11月8日被通过,2004年、2009年、2016年和2018年共被修订过四次,全文共五十八条。虽然是我国最重要的一部动物保护法,但大多条款是指导性原则,对于具体的程序和操作的规定则寥寥无几。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精神情感需求的提升,因保护动物引起的社会矛盾越来越多,我国应结合国情,根据我国具体需求,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法律规范制度。

动物衍生出了人类,所以动物也是有感觉和一定思想的,它们应该享有自然赋予的权利,而人类有责任保护它们的身体和精神。虽然现有的社会条件和人类的思想发展,还无法完全接受将动物与人平等看待的观点,但至少我们现在可以保障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一书的序言中提到的动物的基本权利,“动物有不被虐待的权利”。

保护动物和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不仅要促进立法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也要呼吁社会各界,善待身边的生命。希望Siri不仅仅是死去,也是另一种形式的重生!

0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