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暑假期间,我认认真真地读了《三国演义》这部小说。
《三国演义》是一部讲述历史的小说,小说里描述了东汉末年各方势力之间的混乱战争,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朽,英雄的崛起。
这本小说大致分为朝廷衰落,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这样几个部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群雄逐鹿这一大板块。小说十分详细地描述了一个朝代的兴旺衰落,让我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朝代更替的规律。
小说中刻画了武艺高强的吕布,忠厚仁义的刘备,生性多疑的曹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以及软弱无能的汉献帝刘协等,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些人物当中,我最喜欢的是孙权。
孙权,字仲谋,是孙策的弟弟。他后来成为东吴的开国皇帝,在他的统治下,吴国的国力日渐强大,军队也训练有素。他又广纳贤士,深受国民的爱戴。曹操曾经观察过孙权的军队,见战船出入有序,士兵斗志昂扬,不禁赞叹不已。这在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词里都有体现: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一生中指挥的最成功最出名的战斗便是“火烧赤壁”。他先请诸葛亮借来三天三夜的东南风,然后派黄盖用苦肉计诈降曹操,接着又派谋士庞统假意降曹,给曹操献上连环计(把战船连接在一起,人在船上如履平地),曹操中计后,孙权,周瑜才使用火攻计大败曹军,烧的曹操焦头烂额,败走华容道,这一战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础,意义重大!
我读完这本书后,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人生之短,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应当珍惜时光,勤奋学习,强健体魄,陶冶性情,长大后才能顺应潮流,有所作为,建设祖国,服务人民。
第二篇:
《三国演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三国演义,主要写的是东汉末年,国家腐败无能,宦官当道,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从而引出了代表地主阶级的曹操,代表皇室后裔的刘备,代表旧官僚集团的袁绍、袁术,还有代表士族的刘表,孙权争夺天下的故事。经过几十年的斗争,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但还是以代表新地主阶级的曹操势力范围较大,所以刘备和孙权只能联盟,才能共同对抗曹操,以防止被吞并。
这本书虽然只写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从黄巾起义到三家归晋,但这段历史却是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不管是发生在汉末,隋末,唐末,宋末,都是发生了大规模农民起义,造成国家机器的停顿,而三国演义讲述的主要还是智力人才的角逐。
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到火烧赤壁,达到全书故事高潮,我们可以看出人才的重要性。同时,从曹操官渡之战等以少胜多的战役也能看出胜负不一定取决于实力,而是天时地利人和,主帅心态,部队战斗力,将士团结等多种因素。
三国演义有很多精彩篇章,三英战吕布,辕门射戟,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夜战马超,诸葛亮三气周瑜等等,把历史人物形象的展现出来,同时还注重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性。
故事环环相扣,紧张刺激,又不失真实性。
三国演义还值得一提的是语言的特点是半白话文写的。所以虽然过了几百年,今天读起来仍然很容易看懂。
据说是经过毛宗岗父子润色修改了很多遍的。所以一部名著虽然作者是一个人,到其实也是大家共同的创作。
好的文学作品都是千锤百炼的!
希望大家有时间读完这部传世佳作,会发展有不一样的收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