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omplete(complete和completed的区别)

incomplete,complete和completed的区别?

Complete, Finish这两个单词,很多人都知道它们用作动词,其实completed还可以作为形容词,finished是过去式,也是一个单独的词汇,作为形容词。

一、这两个词汇都作为动词时,均含“完成”的意思。

这两个词在很多情况下可以通用,如:

1. The writer has completed / finished his novel.

这个作家已经写完了他的小说。

2. The pupil completed / finished his homework early in the morning.

这学生一大早就把家庭作业做完了。

区别情况:

Complete “圆满结束,彻底完成,竣工”,后面要接且只能接名词或代词,通常用来表示完成某个计划、理想、事业、工程、建筑、书籍及作品等,强调“完整”,含有从头到尾使其完全齐备,补充其不足,或不完整之处,使其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如:

3. She's just completed a master's degree in Law.

她刚读完法律硕士学位。

4. The project should be completed within a year.

这项工程必须在一年之内做完。【常用被动语态】

Finish “完成,结束”,普通用词,强调的是把事情“做完”了,不太在乎过程及结果,如下情况不能用complete 替代:

●后接动名词时,如:

5. Have you not finished speaking?

你还没讲完吗?

●用作不及物动词时,如:

6. He didn’t finish in time.

他没有及时完成。

●其他表示“完成学业,精细的工作,吃东西等”,在被动结构中表达“做完了, 完了或没希望了”等时,

7. He finished school in 1991.

他1991年从学校毕业。

8. The wood-work is beautifully finished.

这件木器做得很精细。

9. Finish a meal 吃完饭 (比较 complete a meal 做好一顿饭);Finish a book 读完一本书 (complete a book 写完一本书)

10. Now that the highway is finished, the shopping centre should thrive.

由于这条公路已经竣工, 那个商业中心一定会兴隆起来.

二、形容词时:complete 和 finished

complete “完成, 结束;(用以强调)完全的,彻底的; 齐全的;完整的" 等意思,如:

11. Work on the office building will be complete at the end of the year.

办公大楼工程将于年底竣工。【在这里complete本身是形容词,不能当作被动形式+ed】

12. We were in complete agreement.

我们意见完全一致。

13. I've collected the complete set.

我收集了全套。

Finished完成;完蛋,失败,垮台

14. I won't be finished for another hour.

我还得一小时以后才能完成。

15. Their marriage was finished.

他们的婚姻破裂了。

incomplete(complete和completed的区别)

残影英文怎么解释?

残影

[cán yǐng]

na.ghost

网络afterimage; Ghost; blur

汉英na. 1.ghost

网络释义

1. afterimage

我们都知道眼睛有所谓残影(afterimage)的效应,小时候曾在课本每一页的边缘划些简单的卡通图案,每一页之间是构成连续图案,当一套系统给多人使用时,只要善用残影功能就能确保每一个人拍摄出来的效果都一样,残影不只是能用在拍摄静态影像,拍摄360动画或影片时也都能使用。

2. Ghost

Ghost的话速度是快很多,但是会在屏幕里留有一点点上一页的残影(ghost),所以比较好的办法是进行一定次数局部刷新后就执行一次全 …

3. blur

用残影(blur)不如用弃防强攻~另外,光波用双手除了dps高,还有省魔特点,不过还是不足以无限发射。

例句

释义:全部ghost,afterimage,Ghost,blur

1.Thus, we see that the incomplete shadow of an era of falls down helplessly.

于是,我们看见一个时代的残影,无助的倒了下去。

2.No one in the streets, The wind to our ever of the residual shadows.

在无人的街道里,风吹来我们曾经的残影。

3.In the game frame of republic, you are alone. In battle fields, what you see are remnant shadows of other players.

在游戏界面里,你是孤单的一个人,就算到了战场,看到的也只是其他玩家的残影。

4.We don't like the ghosting, but some might find the quicker page turns worth the tradeoff.

我们不喜欢残影,但有人认为为了翻页快速值得。

sentence可不可数?

sentence含义为句子时是可数名词。

n.句子;判决;宣判;判刑;

vt.判决;宣判;判刑;

例句

Spoken language contains many incomplete sentences.

口语中有很多不完整的句子。

变形

现在分词sentencing过去式sentenced

过去分词sentenced复数sentences

第三人称单数sentences

用summary造句?

There is a summary at the end of each chapter .

每一章节后均附有小结。

The last paragraph is a succinct summary .

最后一段是简明的概括。

The last paragraph is a succinct summary .

最后这段话概括性很强。

你有什么冷知识分享吗?

我的兴趣在语言文字领域,就说两个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冷知识吧!

以最快的速度,说出下面两组汉字的颜色:

第一组:

应该没有什么难度吧,很快就说出来,我也是!!

第二组:

你是不是在识别第二组汉字颜色的时候,被汉字的意义所干扰,而花了较多的时间辨认出颜色?

即便你知道这是一个坑,你还是无法规避。

绝大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我也是。

好,再来,我们一个个来,手机或者鼠标下滑的时候,以最快速度说出汉字的颜色:

你的速度怎么样?我做这个实验是出奇的糟糕,要两三秒钟才能说出正确的颜色。

我看到YOUTUBE上最糟糕的测试者,要求在一秒钟说出正确的颜色,这家伙几乎每一个都说错:

这个实验是认知心理学上很有名的一个实验,叫做——斯特鲁普颜色与文字实验(Stroop Color and Word Test,简称SCWT):

斯特鲁普效应展示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已是一个自动化的历程。当有一个新的刺激出现时,如果它的特征和原先的刺激相似或符合一致,便会加速人们的认知;

反之,若新的刺激特征与原先的刺激不相同,则会干扰人们的认知,使人们的所需的反应时间变长。 ---引自维基百科词条:斯特鲁普效应

说简单一点:表示颜色的汉字,如果与文字颜色不一致:字义信息和字体颜色信息发生冲突,会导致大脑有一个困惑的过程,所以,没法快速作出正确的判断。

这种效应叫做斯特鲁普效应(英语:Stroop Effect)。这种现象在汉语、英语、法语。。。。。中都存在。

-------------------------------------------------------------------

但是,假如叫一个不认识汉字的外国人,他能轻而易举的分别。

我现在没办法找一个外国人,我可以找一种你最不可能认识的文字,让你来做这个实验。

就用最奇葩的「猴子文」吧!如下图是「猴子文」的手机输入界面:

这种「猴子文」叫僧伽罗语(Sinhalese):

属【印欧语系】下的【印度语族】,是斯里兰卡主体民族僧伽罗族的语言,是斯里兰卡的主要官方语言。僧伽罗语形成于公元前六世纪。

「猴子文字母」的国际音标注音

你完全不认识下面几个猴子文是什么意思,你就能很快的说出其颜色,因为这个时候你不会被文字的意义所干扰:

其实,猴子文对应的中文意思是「红、黄、蓝、绿、黑」

我们再来用汉字表示,你还能准确的快速的说出颜色吗?不能的,会有所干扰。

如果用汉语拼音表示颜色呢?你可以试一下,相对汉字要容易点。

-------------------------------------------------

维基学院做的【改良版斯特鲁普效应实验】

测试者母语为中文

用【中、英、注音符号】三种文字符号见:https://beta.wikiversity.org/wiki/%E6%94%B9%E8%89%AF%E7%89%88%E6%96%AF%E7%89%B9%E9%AD%AF%E6%99%AE%E6%95%88%E6%87%89%E5%AF%A6%E9%A9%97

根据这个实验所做的的统计数据显示,斯特鲁普效应强弱取决于两个因素:

1、语言文字的熟悉程度(母语和非母语):

在【字体颜色】测试项目中,非母语的英文最快反应,斯特鲁普效应影响较弱。

在【词语意义】测试项目中,非母语的英文则需要最长的反应时间。斯特鲁普效应影响最强。

2、文字的特性:

汉字的字形与颜色意义密不可分,在做【字体颜色】判断时,反应时间最长,斯特鲁普效应较强。

但用注音符号或者汉语拼音这种表音符号的表示颜色的时候,反应稍微快一点,斯特鲁普效应影响较弱。结论1就是说:越不熟悉的语言,对字体颜色认知干扰越少,所以用猴文字,你完全不受干扰。结论2就是说:汉字因为是独一无二的意音文字,对字体颜色认知干扰,是强于纯粹的字母表音文字,斯特鲁普效应较强。总的来说:汉字能以形索义,形和义联系比较紧密,所以,字义和颜色不一致发生冲突很强,导致我们判断时间加长。

注意,这不是缺点,这是拼音文字不具备的优点。当然,拼音文字也有自身的优点。

汉字,形义结合紧密的这种特点,是可以通过测试脑电波测试出来,诉诸定量定性的科学分析,这是当年很轰动的一项研究,这就是另一个冷知识点,以后有机会在讲。

-----------------------------------------------------------

好,总结一下冷知识点:1、文字信息与文字颜色不一致的时候,会影响大脑对颜色的判断。越释熟悉的文字,判断颜色越慢,越是不熟悉的文字影响越小。2、世界上最奇葩的文字:僧伽罗语,因为僧伽罗文的字母形状个个都像猴子,所以,网上称为猴文字。3、最后介绍一下【斯特鲁普效应】:

【斯特鲁普效应】最早是由自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里德利·史楚普(John RidleyStroop),在193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 论文名字《Studies of interference in serial verbal》,引用量达到一万六千多次。是学术史上最经典的论文之一。

论文信息源:Stroop, J. R. (1935). Studies of interference in serial verbal react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8(6), 643.

这种开创性的论文写一篇,就可以称为「著作等身」,够你臭屁一生,如:

图灵讨论奶牛身上的花纹是如何形成的论文,香浓提出信息熵原理的论文、高锟提出光纤通讯的理论模型的论文。。。。。都很短小,但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爱因斯坦在1905年这样的论文一共写了五篇:阐述光电效应、狭义相对论、计算原子数量。。。。。等五篇划时代的小论文,

incomplete近义词?

incomplete的反义词:remnant。

incomplete - 英文单词,中文常见释义:adj.不完整的;不完全的;不完善的;n.(学业成绩评分)未修毕,未完成;

例句

Spoken language contains many incomplete sentences.

口语中有很多不完整的句子。

incomplete的反义词:remnant。

0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