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落实双减,大大有利于孩子们的“双增”

孩子们的身体有保障了,教育部将推动娃娃们“双增”

央广网北京10月26日消息(记者王红霞)10月26日,记者从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2018年以来,全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总体下降了0.9个百分点。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为53.6%;2019年,总体近视率下降为50.2%,同比下降3.4%。2019到2020年,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到2020年底的时候,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又上升为52.7%。

“这个52.7%跟2019年相比上升了2.5个百分点,跟2018年相比,还是下降了0.9个百分点。所以我们说,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过去三年取得了明显进展,就是基于这三年下来,还是总体下降了0.9个百分点,达到了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的目标,应该说是基本完成任务。”

儿童青少年一旦发生近视,便不可逆转。王登峰表示,为落实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教育部在过去三年里共认定了两批142个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同时,教育部还遴选认定了两批共46个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和示范区。

王登峰还表示,把“双减”落实落细落到实处,是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最有力的推动。在“双减”落实的同时,教育部其实也在推动“双增”。在减轻校内课业负担的同时,给学生腾出更多参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同时,在校外培训机构认定时把体育和美育培训列为非学科类培训,学生接受体育和美育方面课外培训的时间和机会将增加。

0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