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开家长会那天,几个妈妈坐在一起聊天,他们的孩子都是同一年出生,相差不了几个月。
第一个妈妈说:“我的孩子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打架摔东西,在家也只有武力才能制止他,养男孩子太费心了。”
第二个妈妈说:“我的孩子太懒了,每天躺在床上什么也不会做,学习都是得把他拎起来。好像他的作业是为我们做的一样。”
第三个妈妈说:“我的孩子和我希望中的一样聪明、友爱,他的学习从来不让我操心,回家就会自己写作业。”
前面两个妈妈感慨万千地说:“你说这同班同学,同一个老师教,怎么孩子就是天差地别。是为什么变成了这样?”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认为教育孩子,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他们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盼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只是很多人不懂教育。如何教育培养孩子,绝不是一件简单的家庭工作,而是相当有价值的社会性工作。
要想教育好孩子,父母需要先教育好自己。

(二)
我在2015买了这本《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当时我还没有孩子,看书只是学到了表面知识。
今年我的孩子快五岁了,我又翻出了这本书来看,终于能感同身受了。
斯宾塞的教育总是在快乐中进行,也有过不愉快的时候。整体而言,快乐的时候要远远多于苦恼的时候。实际上,运用快乐的教育方法,要比其他的方法有效得多。
在我的身边,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容易焦虑,总听到的声音就是:孩子不打不成才呀。孩子写作业要把家长气出心脏病……等等。
为什么有的教育,让家庭总是充满了哭声和骂声。而有的教育,是让家里充满欢声笑语。
不妨学习一下快乐教育,说不定能解救你于水深火热之中。

(三)
孩子越快乐,学习越有效,
想要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把握好孩子的学习状态。在孩子高兴的时候让孩子学习,这样的效果才是最好的。
很多父母根本不能理解这样的观点,在他们的概念里,只要孩子在那里端正地坐着,安静地看着书或者写作业就是在认真学习。孩子玩耍或者看课外书,他们就会觉得不务正业。
这样想会陷人了教育的一个误区:
让孩子机械似的学习,会抹杀孩子的学习兴趣。也会埋没孩子的个性,并且在学习上更不会取得好的结果。

(四)
孩子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有自己的思想和爱好。
父母首先应该尊重孩子,而不是把他当作一台机器。命令他做这个,做那个。
医学研究表明:孩子对强制的、否定的和威胁的环境,有天然的厌倦。
我们可以给孩子营造一种温馨、友好的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分母对自己的信任和鼓励,不但可以增强孩子的信心,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
设身处地的想想,如果我们无意犯了错,你是希望别人当众呵斥你:“没能力,不中用,一点小事都做不好。”
还是希望别人给你一个鼓励,一句加油,一句:我相信你可以做的好。
成人还需要鼓励,更何况孩子呢?我们换位思考的想想,就会理解孩子的。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多一点鼓励,多一点耐心和技巧。

今日总结
尽管我们一生并没有积攒多少财富,也没有学到多少知识,但是我们从生活中积累了很多品质和经验。
如果能把这些弥足珍贵的快乐,赋予给孩子,向孩子传递优秀的品质,他们也能收获很多很多。
“一个孩子的潜质是无穷的,而学校更多的只能在技能和品质上予以教导。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至关重要的。即使是学校的技能教育,有了父母的参与,孩子学力的效果也会大大提高。”